衡水一中已更名以模糊“衡中”标签
衡水一中已更名以模糊“衡中”标签,提起河北省衡水市,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学几乎人尽皆知,在天眼查app上,衡水第一中学已悄然更名为衡水泰华中学,衡水一中已更名以模糊“衡中”标签。
衡水一中已更名以模糊“衡中”标签1
2022年2月14日,澎湃新闻查询天眼查发现,河北衡水第一中学已更名为衡水泰华中学。
公开资料显示,衡水第一中学为衡水泰华中学的曾用名,该校社会组织类型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为衡水市教育局,经营范围包括全日制、寄宿制的基础学历教育及复读生教育。衡水泰华中学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系靳永盛。
截至2月14日15时,衡水第一中学官网尚未更名。网站资料介绍称,2013年2月,河北衡水中学与河北泰华锦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着眼于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投资9亿余元,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投建衡水第一中学。2014年8月,衡水第一中学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衡水第一中学位于衡水市滨湖新区,其管理、师资、招生、教育、教学均以衡水中学为依托。
此前,河北省教育厅曾于2017年6月印发通知称,在对河北衡水中学和衡水第一中学办学招生情况专项检查中,发现两所学校程度不同存在不规范甚至违规办学招生情况。
河北省教育厅在上述文件中对衡水第一中学提出了“尽快建立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制度,将资产过户到学校名下”等5项整改要求。
2021年9月1日起,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教学活动,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并应当经其主管部门批准;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和独立的专任教师队伍,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
衡水一中已更名以模糊“衡中”标签2
提起河北省衡水市,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学几乎人尽皆知,也是这座城市对外的最大招牌。但其实,在这所公办学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所名字相近的衡水第一中学。很多时候,大众都分不清两所学校有何区别。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两所学校的官方网站上,许多老师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多年来,衡水中学对外宣称的高升学率、高“北清率”都由两所学校共同打造,两所学校实际上就是孪生兄弟。其中,衡水中学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公办学校,衡水第一中学则是由衡水中学、泰华公司合作新建的一所民办高级中学。
据教育公益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杨东平教授介绍,衡水中学和衡水第一中学采取的是“公参民”( 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模式,“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公办学校再加一个体量巨大的民办学校,对外统一招生、统一宣传,高考入学率都作为衡水中学的成果。”
2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发现,在天眼查app上,衡水第一中学已悄然更名为衡水泰华中学,开始试图摆脱衡水中学的标签。上游新闻从衡水中学一名老师处了解到,目前只听说衡水第一中学要变更名称,但不知道后续如何发展。
而更多人关注的是,在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后,衡水中学“公参民”模式后续将会如何发展。
▲衡水中学校园一景。 图片来源/衡水中学官网
衡水第一中学已更名
2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查询天眼查APP发现,河北衡水第一中学已经更名为衡水泰华中学。该平台显示,衡水第一中学为衡水泰华中学的曾用名。公开资料显示,该校社会组织类型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为衡水市教育局,经营范围包括全日制、寄宿制的基础学历教育及复读生教育。上游新闻从衡水中学一名老师处了解到,目前只听说衡水第一中学要变更名称,但不知道后续如何发展。
按照衡水第一中学官方网站的介绍,2013年2月,河北衡水中学与河北泰华锦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着眼于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投资9亿余元投建衡水第一中学。同年6月,衡中、泰华合作办学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举行;8月,衡水第一中学正式动工兴建;隔年8月,衡水第一中学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杨东平教授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这两所学校的合体是典型的“公参民”模式:“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公办学校再加一个体量巨大的民办学校,两所学校对外统一招生、统一宣传,高考入学率都作为衡水中学的成果。利用民办学校的管理宽松优势,可以扩大招生、可以选拔招生,可以高收费,可以跨区招生,利用民办学校的这些招生特权,来为学校获得利益,打造衡中公办学校的品牌。”杨东平介绍,长时间以来,外界一直容易弄混衡水中学和衡水第一中学,以为是两所学校,实际上两者就是孪生兄弟。
上游新闻记者也在两所学校的官方网站看到,衡水第一中学的官方网站上方有可直接进入衡水中学官方网站的链接,并且两所学校多名教师资源共享。毕业于衡水市枣强市的学生家长赵丽(化名)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在衡水当地,大家都没有明确区分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也不知道里面的公办和民办的关系。
两所“衡水”中学分不清你我
▲衡水第一中学评选活动现场。图片来源/衡水第一中学官网
多年来,衡水中学以打造高考神话、高“北清率”,成为了一所超级中学,形成了一种广受欢迎的“衡中模式”。上游新闻记者在衡水第一中学官网看到,衡水第一中学位于衡水市滨湖新区,是在衡水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由衡水中学、泰华公司合作新建的一所民办高级中学,其管理、师资、招生、教育、教学均以衡水中学为依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曾刊登过一篇王帅所写的文章——《从“衡中模式”看基础教育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该文章提出,衡水中学成立于1951年,是河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但成绩并未特别突出,仅仅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
该文章分析,衡水中学成为中学“名校”的崛起过程,与其开办民办学校密不可分。早在1999年,依托于衡水中学的公办民助高中滏阳中学成立,学校的教学进度、管理考核等均与衡水中学一致。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的衡水第一中学和衡水中学之间的界限更为模糊,上游新闻记者在衡水中学官网可以看到有关衡水第一中学学生的喜报。
杨东平也强调,衡水中学与衡水第一中学在对外宣传上比较模糊,在当地,衡水第一中学很自然地被称为“衡水中学南校区”,“ 用这个方式形成一个概念,它们是一所学校,只不过是两个校区。”杨东平说。
杨东平认为,衡水中学和衡水第一中学对外宣传应该区分开来。“衡水中学作为一个公办学校,国家对公办学校的规模是有限制的,通常最多在校生3千人左右,他们两个学校对外宣传两个校区,对外宣传在校生都是超过万人,(我认为)现在的宣传上,至少要把这个区分开来。”
有关师资这一块,杨东平强调:“衡水一中是民办学校,它相当多的教师身份却都是公办教师,以衡水中学的编制放进去的,教师的身份上也是公私不分的,不仅可以享受编制的好处,还可以享受民办学校超额的待遇和利益分配。”
跨省办分校 “衡中模式”饱受争议
▲到衡水第一中学参观考察的老师们。图片来源/网络
衡水中学除了高考神话之外,一直以来,它的“衡中模式”也饱受争议。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李昕,罗凯杰曾在《论超级中学演进的底层逻辑与制度之治——基于衡水模式的反思与检视》一文中介绍过“衡水系”,其“衡水系”中学是指依托衡水中学这一优质教育品牌所形成的公私属性不同、资产构成复杂、法律关系交错的系列中学。
杨东平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衡水中学是一个严重的教育产业化模式的产物,“不断的.推广、复制这个模式。”他介绍称,衡水中学的模式指拼时间的残酷应试教育模式,一切都是为了取得高升学率。
2017年4月,衡水第一中学走出河北,在浙江嘉兴平湖市开办分校,“衡中模式”的跨省进驻引发了大量争议。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年杭州市甚至召开了名校长“衡水中学现象”研讨会,讨论“衡中模式”是否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当年,浙江就有老师担心,衡中模式下这种一心向高考的模式是否适合浙江。
2017年5月,杨东平所属的教育公益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向教育部“举报”了衡水中学等超级中学违规办学,教育部要求河北省教育厅进行专项检查。同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指出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甚至违规办学招生的情况,并提出了“尽快建立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制度,将资产过户到学校名下”等若干项整改要求。
虹吸效应下相邻地区教育生态欠佳
杨东平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长期关注“衡中模式”,在他看来这种公私不分的办学模式破坏了整个区域的教育生态,在衡水中学的巨大虹吸效应下,使河北衡水很多相邻地区都出现了“水土流失”状态。“因为一校独大,可以跨区招生,高分学生、优秀教师全部被你收割了,其他学校几乎没有活路了。其他学校从初中生开始就外流了,不再本县读高中了。”
杨东平介绍,一个县城中学如果垮掉,导致的后果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水土流失。“从初中开始,好学生和有能力的家长全部到外地去上学了,导致这个区域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逐年下滑,所以它从整体上降低了农村学生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2017年,王帅就在文章《从“衡中模式”看基础教育治理的困境与出路》中介绍,当年衡水中学(含衡水第一中学)的在校生已有12000多名,河北省内优秀的生源和师资不断被聚集而来,近年来河北高考状元、北大清华录取的学生也大多出自该校,是一所很典型的超级中学。此外,王帅还在文中介绍,衡中严格管控学生的作息、吃饭、跑操和学习时间,实行精确到分秒的精细化甚至是半军事化的教育教学管理。
而衡中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地方的教育环境,当地一位家长赵丽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她所在的衡水市下属的枣强县一中也效仿了该模式,与一所民办学校进行了合作。“不过我们校区、师资都是一样的。”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从2021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教学活动,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并应当经其主管部门批准;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和独立的专任教师队伍,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
“双减以来,除了规范青少年的学习时间、作业负担,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控制民办学校的数量,改变公参民的经营管理方式。”杨东平最后说。
而在此政策背景下,衡水第一中学主动改名,试图摆脱衡水中学的标签,但其“公参民”发展模式后续将会如何发展,还有待继续关注。
衡水一中已更名以模糊“衡中”标签3
连日来,“衡水一中改名泰华中学”的传言引发关注。14日下午,记者从企查查搜索发现,原“衡水第一中学”现已更名为“衡水泰华中学”,社会组织类型显示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改名对这所学校意味着什么?能否将其视作与衡水中学的彻底切割?衡水一中及衡水中学的“神话”还会继续存在吗……
衡水一中改名
传言得以验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直搞不清衡水一中和衡水中学的区别。衡水中学是知名高中,高考成绩极为亮眼。因为每年一本上线率极高,几乎包揽河北省录取清北学生的半壁江山,使得衡水教育声名大噪。
根据公开信息,衡水中学属于“衡中系”,它是以衡水中学为首的四所高中学校之一。衡水中学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在办学性质上为公办学校,而另外的三所高中:衡水第一中学、衡水中学实验学校、滏阳中学都是由衡水中学统一参与管理的民办学校,在办学性质上为私立高中学校。
衡水一中官网显示,2013年2月,河北衡水中学与河北泰华锦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建衡水第一中学。同年8月,衡水第一中学正式动工兴建。仅用了一年时间,在2014年8月,衡水一中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搜索发现,投建衡水一中背后的泰华锦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6.1亿。
在济南大学副教授、山东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继明看来,衡水一中为衡水中学和企业共同创建,必须按政策进行改制,要么转公,要么转私。如果转设为纯民办,意味着与衡水中学做好产权切割,需要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各方面进行重塑,未来发展模式等需要重新规划,其办学质量及社会声誉能否保障,是不确定的。
14日下午,记者在企查查搜索发现,原“衡水第一中学”现已更名为“衡水泰华中学”,社会组织类型显示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意味着,有关“衡水一中改名为泰华中学,转为纯民办”的网络传言已经得到验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除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教育部等七部委也曾发文,内容都有关于“公参民”学校的转制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衡水一中改名,且明确是“民办”,这是必然的政策要求。
储朝晖分析,与改名相关,影响学校发展的还有招生。“在具体实施当中,两所学校过去也曾分开办学,但事实上内在还是有关联的。究竟有何关联,具体还要了解当地人事关系等情况。但我觉得,总的大趋势是,过去衡水一中的那种高考神话将不会再继续了。”储朝晖表示。
无论更不更名
衡水一中都应独立办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公办高中不能以输出品牌的方式去举办民办学校,并从中获得收益。因此公办高中如果还要举办民办高中的话,必须要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应地,民办学校必须要实行“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要完全与公办母校分开办学。
“之前我们一直在分析,所谓的衡水中学的升学政绩,实际上是把衡水中学和衡水一中的所有声名涵盖在了一起,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另外,衡水中学利用衡水一中的名义跨区域、抢生源,制造了所谓的升学神话。”熊丙奇指出,要明确搞清楚衡水中学属于衡水中学,衡水一中实际上就是民办高中。“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衡水一中无论更不更名,都应该独立办学。”
“两个高中不能混在一起办学,公办民办不分本身就存在问题,所以规范办学必须要去推进。”熊丙奇指出,之前公办民办不分办学,实际上就成为了很多超级高中制造升学政绩的一个手段,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破坏了当地教育生态,影响高中的招生秩序,因此要严格治理,不能一味因为打造一两所超级高中而败坏地方的教育生态。
储朝晖认为,各地应建立良性的教育生态。何为“良性教育生态”?那应该是一种均衡的,可持续的,多样的教育生态。其实国家早在2010年就开始提,2022教育部工作要点以及“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这在未来依然是一个大的方向。
公办民办不分办学
会产生很多问题
有网友提出:假设公办民办不分办学,所有资源都能实现共享,这对两所学校不是双赢的好事儿吗?为何非要让公办母体和民办高中分开办学呢?
“公办民办不分,制造了两个不公平。”熊丙奇介绍,一是对民办学校的不公平。因为民办学校应该平等竞争,如果一个民办学校利用公办资源来办学,享有公办学校的资源和身份,实际上对那些用社会力量来办学的民办学校不公平。
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办学校的不公平。规范公办学校的政策措施,通过公办民办不分办学而被瓦解。比如国家规定公办学校不能举办复读班,如果允许公办民办不分办学,公办学校举办一所民办学校,就可以以民办学校的身份大规模去招复读生,那么规范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的做法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因此,我们强调公办民办必须独立办学。”熊丙奇认为,公办学校可以去举办一所民办学校,但校园师资都是要独立的,招生管理更应该独立。如果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是为利用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跨区域招生、收高学费,然后再与公办资源来举办,那样会导致教育治理和教育秩序出现问题。